文学评论

用深刻的思想去演义生活

字号+ 作者:钟奋生 来源:未知 2018-10-15 18:09

用深刻的思想去演义生活

——读叶敏虎的小说集《一天一夜》有感

文/钟奋生


UF110005939001253883357.jpg

   叶敏虎,笔名菁菁。湖南望城人。中共党员。1976年、1998年分别在铁路中专和中央党校函授本科毕业。历任怀化铁路防疫站主任、站长,广州铁路电视台台长、文联秘书长,《中国铁路文艺》副主编、中国铁路作协副秘书长等。1973年开始发表作品。2000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文学创作二级。著有中短篇小说集《军刀》,长篇报告文学《留给南国大地》(合著,第一作者)。曾获1979年湖南青年文学创作竞赛奖,1989、1994、2007年第二、三、八届全国铁路文学奖等。

    

    叶敏虎的小说集《一天一夜》,开篇《养路工咏叹调》就将我震住了!

    第一句话仅有四个字:钢轨凉了。

    挺有韵味与诗意。

    我不由眼睛一亮,集中精力,兴致勃勃,开始关注着“钢轨”是怎么凉的?养路工人究竟在“咏叹”什么呢?作者是这样描绘的:

    “白天,它被太阳晒得象两根烧着了的碳棒,灼灼逼人,汗水在上面哧哧冒烟。入夜,在月光和南风的抚吻下,它琴弦般绷直的躯体仿佛松驰了许多,懒洋洋地躺在这裸露的红沙土的山谷中,被车轮碾过的轨面锃锃闪亮伸向前方,一直到陷没在不远深邃的隧道里。”

其实,不管是“热”还是“凉”的钢轨,都与养路工的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白天与黑夜,都能孕育出养路工酸甜苦辣许许多多的故事。

“憨宝一抬头,月亮明晃晃地挂在天上,还围着光圈,明天准是个毒太阳。这种天气不用担心山洪暴发,也不会塌方断道,要发生胀轨也应该是白天。早几天胀过一次,钢轨给太阳晒得拉“长”了,接口处不仅密贴在一起,有的还拱成弓形,列车一过咔嘣就断轨,不掉道就翻车——这种事故大热天常发生。”

于是,叶敏虎就从这里开始,凑响“养路工咏叹调”……

    《一天一夜》小说集,由十篇中短篇小说组成。当我细细看完,有太多的感概与感动,感受最深的是作家十分老练,善于用深刻的思想去演义生活。整部集子的作品内涵深刻,构思布局新颖,生活底蕴厚实……

作品内涵深刻,闪烁思想的火花

    作家目光是锐利的,他深入生活,扎进他所孕育的人物中去,透过事物的表面抓住实质。

    中篇小说《军刀》,富有历史的厚重感。作品取题于中国战场对日军最后一仗:雪峰山会战。这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从正面描写国民党抗战的力作。整部作品写得气势雄浑,中日两位军事专家斗智斗勇的较量,刻画得淋漓尽致。国民党第六师师长王浩(黄埔第六期)与日军派遣军独立旅团旅团长渡边雄的亮剑,引人入胜,扣人心弦!

    在战场上,国民党师长王浩暗暗发誓要缴获渡边雄一把军刀送给儿子,但没能如愿。不久,日本军战败,在芷江受降仪式上,渡边雄终于恭恭敬敬向王师长交出了那把军刀。这把军刀,王浩又送给了他的儿子。

    1988年10月,年事已高的日本客人渡边雄一行来到中国,陪同日本客人有离休军人王浩及夫人,还有王浩那刚被授予解放军大校军衔的儿子王豹。渡边雄走到中国抗日战士阵亡纪念碑前停下,对着高大的纪念碑鞠躬,转过身,又对着远处丛林鞠躬。泪水纵横,默默吊念着亡魂。这一段描写的点晴之笔是,“转过身,又对着远处丛林鞠躬”。他们如果单向高大的抗日战士阵亡纪念碑鞠躬,就让人感到不太真实,或者说份量不够。因为这些阵亡的抗日战士,毕竟过去是他们的敌人。而且在这些阵亡抗日战士的枪口下,还死去了不少日本兵。渡边雄不会忘记他们,也不可能忘记他们。于是,转过身,又对着远处丛林鞠躬……销烟弥漫的战场,那场十分惨烈的雪峰山中国战场对日军最后一仗!国军与日军,有多少将士阵亡啊!渡边雄不是隐约能看见“远处丛林”中,昔日与自己浴血奋斗突围倒下的战友……

    王豹从车内拿出那军刀,王浩接过来送回给渡边雄。

    “渡边雄先生,是该把它还给你的时候了。”

    渡边雄接过军刀,刷地抽出来,他把刀鞘交给站在身边的儿子说,“孩子,要永远留下这个教育后一代。”

    说着,他提起军刀朝山岩那边走去。渡边雄走到岩石边,“呀”地一声喊,横着将军刀猛地往岩石上一磕,军刀叭地一声脆响,断为两截!

    渡边雄一扬手,折断的军刀在空中翻了几下,抛到了山涧中。

   “中日两国人民再也不要军刀!再也不要战争!我们要这个!”

    朴哧,两只象征和平友谊的鸽子,从一日本客人手中,朴闪着翅膀,欢愉地飞向蓝天……

    收尾的部分,写得确实寓意深长。从王师长发誓要缴获渡边雄的军刀,到渡边雄在芷江受降仪式上主动交出军刀,再到晚年王师长还给他军刀。最后一个转折,渡边雄折断军刀,抛弃军刀,要和平不要战争。这些戏剧性的转折,都折射出作者笔锋的功底与作品内涵的深刻。

    还有作品《断层》中揭露的铁路系统形式主义的工作作风,也写得入木三分。由于三号断层的漏水大大超过了勘测时估计的数据,如果治理漏水,一种是堵一种是排。堵所费时间少,工程量小,立竿见影,但只是短期效应,会留下严重安全隐患。排是治本之策,但工程量大,耗时较长。采取治本之策,虽然能根治隐患,却不可能完成“打通隧道迎元旦”的政治任务。上层领导会不高兴。中国最大的悲哀,就是将十分严谨的科学变为政治化。只后还是为了那条政治口号,“抢时间争速度”采取了堵的下策。云峰山隧道按时打通,但庆功会过后不久,隧道就开始漏水了。不得不从云峰山侧面重新凿一条一千多米长的隧道进去和主隧道接通,专供排水用,为一条政治化的形式主义口号,付出了极为惨痛的代价……

   中篇小说《红停绿开》,是一篇不可多得的佳作!作家将铁路系统官场上一些潜规责,微妙的权力斗争,刻画得淋漓尽致。尤其是那一段铁道部决定继续对现有铁路分局进行相应合并,将要被撒消那个分局的局长王不林,当时对他的心态描写非常妙:王不林坐在会议桌一端,脸上不露,脑子却在急速要转。然而,当听到铁道部命令中撤消的单位就有自己领导的运城铁路分局,与会者的目光唰一下转向他时,他脑子突然出现了一片空白……

    叶老师这篇作品是八七年写的,若干年后,当全路所有铁路分局撤消,下面站段大规模的合并重组,尤其是高层领导层的心态,估计王不林就是其真实的写照。

    当然,作者善意让人们虚惊一场,王不林因祸得福,在众多领导被降级处理时,他却无形中高升了一级!合并后的青州分局由王不林挂帅,并由他抽选自己两位副职。一惊一乍,一悲一喜。王不林很快又陷入一场新的权力斗争的旋涡中,究竟选谁呢?那个明显比他强,比他年轻,还比他更有威信的原副局长涂成,能继续成为他的助手么?选了他,自已今后会不会被涂成罩住呢?会不会反到成为自己的心腹之患?

    作者的笔锋是利锐的,作品内涵是丰富的,王不林担忧的一系列微妙官场上权力斗争的事,他最后留给作者去思考、去回答……

    叶老师这部小说集原名《军刀》,重印出版后,改名为《一天一夜》。但我看《一天一夜》的思想深度不如《红停绿开》!而且这篇写得是铁路,铁路员工读起来再有震撼力与亲切感。重印出版要改名的话,为什么不改为《红停绿开》呢?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看法。

构思布局新颖,蕴含艺术的魅力

    叶老师挺会讲故事,肚子里也有挺多故事。无疑构思布局是他的拿手好戏。

   作品《疫情》从围绕界溪村连死两头牛开始,怀疑是炭疽病。比较巧妙的反映出防疫系统内部一些生活底蘊的东西,防疫站是个工作干得越多就越看不出“成绩”的特殊单位。

作者在构思布局上,也颇下了一番功夫。从怀疑两头死牛是得了炭疽病,到化验结果出来可能不是这种病死的,而防疫部门出于种种个人利益的因素,又谎报军情,讲这里出现了疫情。正当谎言将要揭穿,第三次化验结果出来了。那两头牛确实是得炭疽病死的,而且在界溪村对河邻省的界河乡发生炭疽病流行,已有人畜死亡,疫情严重。没想到歪打正着,作品戏剧性的以喜剧形式结束。

    尤其令人眼睛一亮的是《江心吹来一股风》这篇作品。开头这样写道:“年二嫂被公安局抓走了,年二嫂家关了门的铺子前,几十颗黑脑壳在拱动。”

    紧接着,就围绕着屠夫的堂客洪三婶,散布这条信息的真伪做文章,尽管她公信力不强,但这个消息是从老实厚道的吴郎中孙女口中得知,而她又是亲眼看见年二嫂被抓的。

    既然年二嫂确实抓走,平时她没有犯罪的前科,公安局的人为什么会抓她呢?接下来,就围绕人们猜疑中可能被抓的原因做文章,洪二婶便顺势散布谎言,凭空想象年二嫂被抓是贩卖银元引起的。

    从这个层面上看,好象“洪二嫂”是对敌面,一般的小说就顺势而下,作为反面人物刻画了。

    但作者写了一大段热热闹闹的人们各种猜疑之后,笔锋一转,开始静下来描写靠湘江的一个八字小镇,值得一提的只有两样特产,一是麻石,二是湖鸭。男打麻石女养鸭。

    那年涨春水,年二嫂牵着一个不满六岁的儿子落难来到这里。她男人抛下她去广东亲戚家谋生,一去两年没有音信。她到广东找人,身上的钱又被小偷扒去。在落难中洪三婶怎么大度救济她,还扯开喉咙动员别人来向她捐助。可见洪三婶并不是个坏人。

    后来,年二嫂在这里,凭着自己的智慧、辛劳与能力,先是打麻石能够自己维持生计,后来又开店卖鸭血粉发了点小财。不用小镇人救济了。本来是件好事,却引起了坏的结果。中国人根深蒂固的“红眼病”发作了。人们变得渐渐疏远她、妒嫉她、排挤她,小镇开始容不下这个走发财运的外乡人了。

    因此,她进公安局后,洪三婶打起她店铺的主意来,心想她这一进去怕是出不来了,就想买她的屋了。

    故事讲到这里,精明的作者就会往下推测,年二嫂进公安局,莫是小镇人暗暗使的坏?她进公安局与小镇人有关?

    故事进入到高潮,令人意料之外的是,作者笔锋轻巧一转,年二嫂这时回来了!而且不仅是一个人,还带着她老公。原来,她老公后来到马来西亚去了,而且已经发迹了。现在是回国寻找她,找到这边来了。公安局并不是抓年二嫂,是将她请去与她失去多年的老公会面……

    故事真是一波三折,令人拍案叫绝。最后一句话,也发人深省:

    “江面繁星一片,一只负重的拖轮拉着一串驳船正在迎浪奋进,航道上闪着醒目的红灯。江心吹过一股风来,使人们都似乎有所清醒。”

    江心这股风,意味着改革的春风。拖轮拉着一串驳船,也暗示着改革之路,并不是平坦的,它正在迎浪奋进,负重而行!

生活底蕴厚实,突显作家的根基

    叶敏虎是广铁集团的知名作家,行医出身,当过防疫站站长、电视台台长,又长期担任文联的领导工作,知识面广,有着深厚的生活功底。从《一天一夜》小说集中我们也不难看出,作家的目光是深邃的,生活根基是厚实的。

《养路工咏叹调》所“咏叹”的是什么呢?是沿线养路工那种单调、枯燥的生活,不为常人所知的生存状况,人们几乎无法想象的敬业精神。故事围绕工区请来一个做饭女工兰妮展开,从一个侧面展示出养路工人内心的美。

养路工皮筋与兰妮坐在一起,他们有这么一段对话:

“皮筋,我老远看见你们的洋镐一起一落阳光一闪一闪的,蛮好看。天天都要这样砸吗?”

“那当然。您没留神吗?火车一过,钢轨枕木道砟都压得叽里咔啦叫着,一起一伏的,砸紧的路基又松了,就得重新砸。天天过车,我们天天砸,少了我们不行。”

“我看你们真比当农民还苦,有的农民现在都不想种田了,你们就愿意干下去吗?”

“不干怎么办,洋镐总得有人砸嘛!你看憨宝,别人都休息了他还在扯路基边的草,这种人你叫他干别的他还不一定去。我和憨宝都是在铁路边工区的棚子里出生的,离娘肚就听见火车叫,从小在路基边爬滚大,从老子到老子开始就干养路工。我爷爷断气前再三嘱咐要埋在铁路边,死了还要两根钢轨作伴——养路工的儿子不干养路工谁干?”……

从这段对话中,可以让人们醒悟到,这些养路工的后代,是从骨子里爱上他们的岗位的!

作品《断层》写得催人泪下,作者笔锋深入隧道工人群,揭示了鲜为人知铁路工人打通隧道的壮举。以及零点五二,人类征服大自然的代价!即:长大隧道每打通两公里,就有一个以上的隧道工伤亡。

在打通云峰山隧道时,党员胡子贵、梁工程师都因公牺牲。作品写到梁工程师,那段描写催人泪下:

    “梁老伯伤心地叹口气说,我那儿媳妇也是好人命短,一年前就殁了!郜文静头皮一炸脑子里一道闪电划过,飞快地取出那个小木箱来。梁老伯一见顿时老泪横流,伸出青筋暴暴的手抚摸着她……你们结婚五六年,在一起的日子也没有这么久啊!

    “小木箱里,红绸裹着的是一个骨灰盒,上面嵌的那张照片,仍然是那样光彩照人。小孙在一旁再也忍不住,哇地一声扑在梁老伯怀里大哭起来。周围的人没有一个不抺泪的。”

    梁工生前原来还隐藏着一个这么重大的秘密!妻子死去一年多时间,他身边的工友竟没有一个人知道!直至他因公牺牲后,人们才发现这个“小木箱”的秘密……这里对人物个性的刻画,没有作家生活的厚度,就无法写出这个深度!

    这篇作品那首《修路工人之歌》,歌词朴素无华,但寓意深长。工程局的筑路工人唱着这首歌会热泪盈眶:

    修的铁路多,坐的火车少,听见火车叫,我们又走了……

    作品《一天一夜》,讲得是改革开放后,特区一家工厂宏利开关厂资方与工方矛盾纠纷。从打工仔的最层,反映出当代工人的生存状况,完全是一副过去资本主义社会的一个缩影。比如那里的工人,生活条件恶劣,劳动强度大,而且身体健康没有保障。得了职业病,得不到有效的治疗,厂方想尽办法推脱责任。厂方不仅压榨工人,还想尽办法违法乱纪,偷税漏税,占国家的便宜。新时代的工人阶级思想觉悟高,维权意识强。他们自发成立工会组织,并且向国家有关部门揭露资方的违法行为。从这篇作品可以看出,作者对特区打工仔的生存状况是熟悉的,估计叶老师考察过深圳特区一些私企。比如,文中写道:“宏利开关厂的后面山坡,是一长溜打工仔的宿舍工棚,每间宿舍百来平方,却要住五六十个人。上下两层的床铺是紧挨着的,人只能从床头钻上钻下……”等等这些描绘,没有深入了解过这里的生活,不可能写得那么细,是无法写出来的。

    我非常赞成出道较早知名作家莫伸的观念。莫伸说叶老师的小说一是非常好读。不滥施玄奥,不故作深沉,不咬文嚼字也不玩弄技巧。他捡明白处写来,让人看得明白。简练凝达 ,坦荡从容。二是他的小说十分耐读。写得明白,看得有趣。我再加一条,他的小说戏剧性强。一波三折,故事情节往往在人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如《军刀》、《红停绿开》、《一天一夜》、《断层》、《疫情》、《江心吹来一股风》等作品,都是可以不太费劲直接改编为剧本的。

    最后,祝叶老师退下岗位后,从一个新的起点,站在一个更高的角度,文学创作有新的丰收与突破! 


相关文章
  • 苦乐而又孤傲的事业

    苦乐而又孤傲的事业

    2018-10-15 17:49

  • 一曲弱小群体的悲歌

    一曲弱小群体的悲歌

    2018-10-15 17:48

  • 生活底蕴的火花

    生活底蕴的火花

    2018-10-15 17:46

  • 感情的积累与燃烧

    感情的积累与燃烧

    2018-10-15 17:45

编辑推荐编辑推荐